7月26日,在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上,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杨国荣以“从中国哲学看阳明心学”为主题,深刻阐述了当代学者研究阳明心学的时代意义。
在他看来,作为思想系统,心学不仅属于过去的时代,而且具有现在的意义。按其内容,心学既属于中国,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,具有世界的意义。
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杨国荣
杨国荣认为,在思想层面,心学内含多方面的价值观念。从“良知”到“心即理”,从“万物一体”到“知行合一”,心学的相关思想既体现了独特的哲学进路,也展现了其价值取向。心学的以上看法与儒家价值传统前后相承,同时具有深广的内涵。
“心学以良知为其核心的观念之一。”杨国荣认为,在价值观的意义上,良知内在地包含人性关切或仁道关怀,这种价值取向不同于把人视为物或工具。从总的方面来说,良知是一种具有正面意义的价值意识,侧重于把人和物、人和工具区分开来。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,良知既包含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尊重,也涉及物质层面的关切。
“社会的和谐、共同的发展既需要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以调解和规范,也需要对个体权利加以约束。”在杨国荣看来,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主张,强调通过自身的践行和努力,才可能实现价值的理想,并肯定单纯的旁观很难真正地达到以上境界。从这方面说,心学对如何达到理想的价值之境,同样具有内在的启示意义。
杨国荣说,目前,涉及阳明心学的书籍正不断推出。比如,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龚晓康教授主编的《阳明心学导论》,涉及心学的各个方面,既有通俗、大众的形式,又注重心学的内在精神。这些书籍的出版,对人们准确把握心学内涵、从一个方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形成积极影响,相信具有推动作用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文/赵相康 姜雨熙 明雪
摄影/刘青
编辑 杨羽
二审 杨韬
三审 陈诗宗
可盈配资-老牌配资平台-股票网app-配资炒股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